7月4日,专业从事全功能活性胶原研究的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宣布,其6月份控股成立的合成胶原项目子公司已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美瓒投资等3家机构投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合成人源全功能性胶原研发和生产。
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崇山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独立掌握自然活性胶原蛋白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公司以生物合成及自然提取方法生产全功能活性胶原,拥有多个国家 III 类医疗器械产品,全球首个牛跟腱制备的植入剂专利及首个可溶性胶原水光针的专利,共获得原始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50多件。
本次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是崇山生物投资控股设立的合成胶原项目子公司,其依托合成生物学技术,专注于合成人源全功能性胶原的研究与生产,不断拓展合成胶原在组织再生、创伤修复、创伤护理、医学美容、⽣活美容、细胞培养基质、纯胶原基质等领域的运用。
胶原是具备高潜力的天然大分子材料,在医疗、美容及保健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153.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0亿元),其中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9.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占全球市场的6.4%;预计2027年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226.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0亿元),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5.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亿元)。
目前,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胶原蛋白赛道上,集结了巨子生物、创尔生物、锦波生物等一批优秀的企业。据悉,崇山生物提出的合成胶原(SynthCol™)与重组胶原的有着主要的区别。
胶原蛋白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鱼、猪、牛等动物身上提取,称为动物源胶原蛋白;另一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发酵生产,称为重组胶原蛋白。
据负责本轮融资的香港卡尔森国际的投资人Carlson Chen 介绍,崇山生物率先提出的合成胶原(SynthCol™)是重组胶原的迭代版本,与重组胶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更精准的生物设计,更便捷的模式化组装,以工程化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全功能⼈源胶原, 其产品特点为高仿真、高活性、高相容性。
中国胶原蛋白赛道已开启黄金成长期,胶原蛋白产品已经成为功效护肤品市场新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切入这个赛道。华熙生物收购益尔康51%的股权下场进入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资生堂官宣领投创健医疗近2亿元;未名拾光、溯华等初创公司也拿到新一轮融资;合成生物新锐企业蓝晶微生物、态创生物等也正在研发重组胶原蛋白。近日,哈药生物也宣布将拓展新的业务板块,开发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迅速发展,巨子生物、聚源生物等厂商纷纷建设新产线、拓产能,有专家直言未来2-5年,重组胶原蛋白的成本将下降10倍以上。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也存在一些乱象。而一个行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行业标准的规范指导,更离不开权威共识的专业指南。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7月刚实施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则是行业走向规范的风向标。